欢迎访问 静宁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
审判执行
当前位置:首页 » 审判执行

为了庄严的承诺

平凉两级法院“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综述

来源:平凉中院执行局、研究室 作者:吴曦 责任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7/6/13 16:11:17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2016年3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出庄严承诺:“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

  2016年5月16日,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全省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约谈暨军令状签字仪式,发起了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战略总攻。

  平凉两级法院迅速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工作部署,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强力推进。2016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5164件,执结4263件,同比分别上升40.8%和24.14%,实际执行到位金额超过2亿9千万元,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有了实质性突破。在2017年3月10日召开的全市执行工作联席会议暨“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工作推进会上,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宋学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求全市两级法院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机遇意识和担当意识,认清形势、凝心聚力,坚定信心、勇克时艰,让执行难这一历史难题真正成为历史。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联动格局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自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以来,市中院先后召开8次院党组会、6次专题会、3次研讨会,了解工作进展,分析制约因素,完善运行机制,听取重点案件汇报,研究部署工作,解决困难问题。出台《全市法院“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实施方案》,对解决“执行难”问题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制定《任务分解表》分解任务、细化节点、明确责任,制定《五项制度》强化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执行管理文件,从顶层设计上加强统筹谋划,为以破竹之势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全市法院8个执行局的办公楼层走廊上,无一例外都悬挂着“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时间表路线图,上面清楚明白地标记着每一项目标、每一条措施、每一个节点、每一道程序。这是平凉法院执行难攻坚战的“作战图”,是每一名执行人员工作进展情况的“检验表”。

  2016年6月30日,平凉市法院“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工作推进会召开,市中院与7个县(区)法院在会上签订军令状,确定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分步统筹推进。

  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后,平凉两级法院均将执行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各院院长亲自挂帅,担任本院“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在执行局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同时调配精兵强将充实执行队伍。2016年以来,全市法院共调配15名员额法官进入执行局。至2017年5月,平凉两级法院共有在编执行人员86人,较2015年底增加18人,占干警总数的15.9%,超过最高法院规定的比例。

  基本解决执行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去完成。平凉中院积极衔接、主动汇报,平凉市委主要领导专题听取市中院“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报告。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就全市法院“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作出重要批示。2017年3月10日,市委政法委牵头召开有50余家联动单位参加的全市执行工作联席会暨“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工作推进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军,市政府副市长李富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提出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政策、法律等各种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各种办法,共同做好执行工作。

  全市上下、法院内外密切配合。泾川、灵台、华亭县召开执行工作联席会议暨“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工作推进会,并与执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签订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承诺书;庄浪县人大常委会下发了监督、支持基本解决执行难实施意见;静宁县公安局配合县法院在两个月内即侦查拒执案件23案15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各市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大格局初步形成。

  二、加大执行力度,用足强制措施

  开展专项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执行专项活动。开展“执行风暴”专项行动,清理出2014-2015年度终本、未结案件1284件,执结1078件,执结率83.96%。开展“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清理”活动,对7件被执行人为党政机关的未结执行案件,两级法院领导亲自包案协调执行,于2016年12月底全部执行完毕。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活动,清理出2016年涉民生案件63件,执行标的378.05万元,目前已结案52件,执行到位标的107.45万元。开展“清仓行动”,摸清底数,确保数字真实,不遗漏任何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对清理出的2011-2016年度未执结案件逐案登记造册,分解任务到人,落实责任到人。开展“飓风行动”逐案制定执行方案,严格按照省高院要求实施“八个一律、八个一批”措施手段。

  穷尽执行措施。加大对拒不履行被执行人的打击力度。2016年至今,采取查封、扣押措施292案,执行标的2527.3万元;冻结、划拨银行存款1631案3066人,执行标的6969.48万元;变卖、评估、拍卖65案,执行标的1759.21万元;罚款19案19人,罚款金额24.8万元;拘留596案505人,执行标的1041.45万元;搜查财产40案40人,执行标的18.2万元;以涉嫌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侦查15案14人,检察院提起公诉17案21人,公开审理判决15案19人。

  加大惩戒力度。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全面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的活动空间,让失信者寸步难行。2016年至今,全市法院共限制高消费297案376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1937案2177人,惩戒失信被执行人221人。今年4月,市两办印发《平凉市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了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加大曝光力度。2016年,各县(区)法院通过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共169名,其中崆峒区法院曝光3批114名,华亭法院曝光55名。2017年2月,市中院通过平凉门户网、平凉电视台、平凉日报、市中院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街头大型宣传屏幕等媒体,向全社会曝光失信被执行人50名,名单公布后2天内,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平凉门户网站点击量即达到1827人次,市中院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从83人激增至634人,阅读量达26827人次。

  三、强化科技支撑,布下天罗地网

  2017年4月26日,平凉两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系统正式建成连通,全部上线使用,这标志着全市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2016年以来,平凉两级法院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协调衔接,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建设全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平台。至2017年4月底平台建成投入使用时,共投入资金186万元。该平台如同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连接起全国四级法院和银行、国土、住建等联动单位,实现了对主要财产形式的“一网打尽”。它既是“千里眼”,又是“显微镜”,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案件信息通过该系统均可一目了然,执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在建成、完善执行指挥中枢的同时,各院还配备了执行专用车辆、执法记录仪和天翼对讲终端,实现了点对点网络连接和远程指挥调度。2016年,通过运用“总对总”及“点对点”网络查控,共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信息4917案6899人,查询执行标的16981.96万元。

  信息化还使执行权真正得以在“阳光”下运行。2017年以来,平凉两级法院严格按照最高法院的要求,大力推进网络司法拍卖,目前全市8个法院均已在淘宝网上开通网上拍卖帐户,既解决了财产变现难题,加快了财产处置效率,也斩断了拍卖中暗箱操作的利益链条。

  四、规范执行行为,树立司法权威

  全市两级法院高度重视执行工作规范化建设,采取多项措施,努力提高执行工作规范化水平。

  规范执行款物管理。建立法院执行案款专用账户,执行款物专人保管,经局(庭)长审批后按照法定期限发放给当事人。成立执行案款清理小组,开展执行案款专项清理活动,逐笔排查案款专户,以案找人,边清边发,共发放滞留案款36案37万余元。

  规范案件流程管理。一是积极推行流程公开,认真落实执行日志填写、执行监督信封等制度。二是坚决避免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问题,实行执行案件超期限分析制度,对当事人反映执行不力的,及时核查,迅速处理。三是严格结案审批程序,所有执行案件须经执行局长审核同意后方可结案,有效防止了报结而实际未执结现象的发生。

  规范重点环节管理。切实落实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对被执行人拒不报告或报告财产不实的,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制定了《执行案件卷宗装订暂行办法》,认真开展执行法律文书评查,提高了执行法律文书和案件卷宗的质量。

  五、推行执行改革,注意内部挖潜

  以改革思维和改革举措破解执行难题、补齐短板,在破解人案矛盾、提升办案质效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一是成立执行裁决组。按照分权制衡原则,安排经验丰富的执行法官组成执行裁决组,负责处理执行异议、复议、申诉以及决定执行管辖权的移转等事项,其余人员负责执行实施,保证了执行权的正当行使。二是创建执行团队。市中院积极建立以法官为主导的执行团队模式,组建“员额法官+执行员+司法警察+书记员”的执行团队,促使各司其职,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三是建立执警协作配合机制,探索执行工作警务管理模式。全市两级法院均已建立由执行指挥中心直接指挥的快速反应执行小组,各院执行局均配备了常驻司法警察,有效提高了执行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保证了执行过程安全。

  为确保全市法院执行工作规范、有序、高效推进,平凉中院积极落实对辖区执行工作统一管理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工作督查。针对特定问题,定期开展督查。2016年,市中院执行局会同院纪检、财务部门先后2次对基层法院案款清理工作、3次对执行整体工作进行督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二是通报质效排名。将执行工作质效指标分解为八个方面,每月对全市法院通报排名,对本院执行干警执行工作情况随时通报,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加强文书立卷归档审核。制定《全市法院执行文书立卷归档暂行办法》,对立卷归档范围、案件分类编号、执行文书材料收集、排列、立卷装订、归档保管等问题进行了规范。要求对案件评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后,由局(庭)领导审核签字方可归档。四是实行约谈、督办机制。对执行工作存在重大失误、执行不力的基层法院进行约谈、批评、问责,目前已由院长亲自约谈了1个基层法院,进行了“单兵教练”;实行督办机制,对涉执信访案件、长期上访案件、长期未结案件进行重点清理、挂牌督办。

  平凉中院宋学功院长表示,两级法院将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标准、更多的投入,不断规范执行行为,穷尽一切执行措施和手段,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圆满兑现人民法院的庄严承诺。